冯莹莹

发布时间:2023-03-22浏览次数:10

冯莹莹,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823

电话13504904482

邮箱fengyy@ral.neu.edu.cn


1、教育学习经历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开始,按时间倒序排序)

2007/3–2010/1,雷竞技官方主页,材料加工工程,博士;

2005/9–2007/2,雷竞技官方主页,材料加工工程,硕士;

2001/9–2005/7,雷竞技官方主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0/1-2018/12,雷竞技官方主页,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19/1-至今,雷竞技官方主页,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研究工作经历

2001年至2010年在雷竞技官方主页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2010年至今就职于雷竞技官方主页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轧制过程工艺模拟与优化、高性能复合材料工艺与装备研发、内高压成形工艺技术开发、数学模型和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各类中小型实验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0余项,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部。获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创新二等奖1项。

3、主要研究方向

金属复合材料轧制工艺设计与优化、管材内高压成形工艺与变形机理研究

4、主要科研成果

  •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钢管超快冷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与仿真智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建立;

(2)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种子基金项目,内高压成形过程加载路径优化机理与仿真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3)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种子基金项目,双层管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的协同优化与控制机理;

(4)参加国家项目863项目,海洋平台用高锰高强韧中厚板及“钛/钢”复合板研究与生产技术开发;

(5)国家项目863子课题,高品质宽幅特厚不锈钢-低合金钢技术开发;

(6)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项目子课题,海洋工程用管材/型材和特殊部件的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 二、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

1、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 Feng YY, Xu EQ, Zhou JF, SunXQ and Luo ZA.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ubmerged arc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 composite plate [J].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23, 129: 3627–3643.

(2) Feng Y., Liu Z., Luo Z. et al. Application of RSM in optimization of bi-layered X-type tube hydroforming [J]. 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22, 118, 3059–3077.

(3) Feng Ying-ying, Zhang Hong-ge, Luo Zong-an, Wu Qing-lin. Loading path optimization of T tube in hydroforming proces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9, 101: 1979-1995.

(4) Feng Ying ying, Yu Huan, Luo Zong an, Misra R D K, Xie Guang ming. The Impa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ainless Steel/Carbon Steel Clad Rebar. Materials, 2019, 12(18): 2868-2882.

(5) FENG Ying-ying, LUO Zong-an, Su Hai-long, etc.,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f loading path in hydroforming proces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8, 94: 4125-4137.

(6) Ying-ying Feng, Huan Yu, Zong-an Luo, Guang-ming Xie, R. D. K. Misra, The Impact of Surface Treatment and Degree of Vacuum on the Interfa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Materials, 2018, 11(9): 1489-1503.

2、授权专利

(1)冯莹莹,骆宗安,王国栋,等,一种输出位移和扭转的机械传动装置。

(2)冯莹莹,余焕,骆宗安,等,一种制备不锈钢/碳钢复合带肋钢筋的热模拟方法。

(3)骆宗安,冯莹莹,王国栋,等,多功能热力模拟实验机

(4)骆宗安,王国栋,冯莹莹,等,一种钢管超快速淬火冷却装置

(5)骆宗安,苏海龙,冯莹莹,等,多功能热力模拟实验机断电采集温度的测量采样方法。

(6)骆宗安,于焕,冯莹莹,等,一种不锈钢/碳钢真空复合钢筋及其制造工艺。

5、承担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2105322,双层异质金属Y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变形协调机制研究, 2022-01-01~2024-12-31, 30万元,主持;

(2)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2018YFA0707302,波纹辊轧制复合协调变形与残余应力调控理论, 2020-05~2025-04, 72万元,主持;

(3)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加强计划项目课题, 2022RAL03JCJQ01, ***复合板后处理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机制研究, 2022-11~2024-11, 100万元,参与;

(4)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 2020CXGC010304,高品质大单重特厚钢板绿色生产与高效制造技术开发, 2020-12~2023-12, 169万元,参与;
(5)
国家863项目,2015AA03A501-2,海洋平台用高锰高强韧中厚板及“钛/钢”复合板研究与生产技术开发,2015-04~2018-031378万元,参加。

6、获奖及荣誉

(1)现代轧制过程中试研究创新平台,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

(2)热力模拟实验技术与装备—MMS系列热力模拟实验机的研制与开发,冶金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冶金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

(3) MMS热力模拟实验机的研制与开发,沈阳市科技部,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

7、学术兼职




Baidu
map